Slide z
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铜仁市委员会 当前时间:

贵州政协报:“园区协商”破壁垒 区域协同惠民生——玉屏·大龙创新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园区协商”破壁垒 区域协同惠民生——玉屏·大龙创新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初秋时节,走进暮色中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外的路灯沿主干道依次亮起,暖黄的光带与厂房内透出的灯光交相辉映。作为贵州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这里聚集了红星发展大龙锰业、中伟股份、汇成新材料、能矿锰业等龙头企业。在宽阔的柏油路上,新能源公交车穿梭其间,车身上“玉屏—七里冲”“德龙新区—高铁南站”的标识格外醒目。玉屏县城至七里冲和德龙新区至高铁南站等4条公交线路,不仅串联起玉屏与大龙两地工业园区,更打通了沿线6万名务工人员的通勤“最后一公里”。

这是玉屏自治县政协创新“园区协商”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也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实践。

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协商平台破解行政壁垒

2011年大龙经开区独立运行后,玉屏、大龙从“一家人”变成“两家人”,财税分割、规划脱节、产业同质化问题显现。2022年,以协助住黔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王能军开展《关于支持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申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提案》调研为契机,县政协在全省率先搭建“玉屏·大龙经开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暨‘园区协商’跨地协商平台”,确立“党政重视、政协搭台、部门推动、共同发展”原则,明确每年召开两次协商座谈会、轮流主办的工作机制。该平台入选省政协“园区协商”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案例。

企业需求在哪里,工作的方向就在哪里。县政协做实做细做优各项助企工作,精准服务企业,组织党员干部和委员深入园区企业调研,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共同研究解决实际困难。

为进一步扩大协商覆盖面,2023年,县政协延伸平台功能,在湘黔两省三地(贵州玉屏、大龙,湖南新晃)工业园区挂牌成立了“玉屏·新晃(大新经济协作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并在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设立联络点,通过“1+2+3+N”的协商阵地体系,让企业诉求直达协商一线。

2024年,通过专题协商,助力贵州大龙水务有限公司完成编制《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车坝河供水扩建(水厂)取水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成功获批814.77万立方米取水许可,有效保障园区企业生产需求。同时,规范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优化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协助解决企业厂房租赁、职工住宿等问题,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产业协作构建千亿集群

在玉屏经开区贵州创梦联钙业车间,纳米钙产品封装后直接运往隔壁大龙经开区的中伟新材料公司。如今,创梦联钙业在大龙销售额累计达8300万元。据统计,2025年玉屏围绕大龙经开区产业链编制延链强链补链项目13个、金额25.39亿元——这是两地产业协同的鲜活注脚。

两地依托大龙经开区“新型功能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定位,推动玉屏经开区打造“延伸拓展区”,形成“大集群+小集群”协同发展格局。通过联合编制《玉屏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0)》,玉屏“东拓、中聚、西优”与大龙“一区多园”空间布局初具雏形,实现土地、资金、项目等要素跨区域高效配置。

聚焦同城规划、信息互通、民生互助、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县政协制定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政协“园区协商”工作方案》,明确协商频次、主体及责任分工;围绕大龙经开区产业链短板,两地联合编制招商项目库,今年以来,跨区域“园区协商”带动新签约项目18个,签约资金46.6亿元。

县政协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创新“园区协商+检察护企”模式,通过上线推出“箫乡玉检”法律咨询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鲜明底色。在大龙经开区设立“职务犯罪预防协同监督联络中心”,累计开展法律宣传10场,覆盖企业60余家次,解决企业合规经营问题80余个。

此外,玉屏、大龙已初步形成“锂电材料—配套服务—回收利用”完整产业链。其中,链主中伟新材料、能矿锰业等企业主导锂电池材料生产,配套企业玉屏创联包装为其提供吨袋等包装产品,下游企业贵州晶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回收其废旧塑料包装材料,生产塑料颗粒,形成产业闭环。

从“民生堵点”到“幸福支点”——协商为民书写暖心答卷

县始终坚持以“园区协商”为突破口,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将昔日的“民生堵点”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支点”。

——交通出行曾是两地企业职工最头疼的问题。过去,玉屏与大龙两地工业园虽近在咫尺,但公共交通不便导致通勤效率低下,许多工人不得不自驾或拼车往返,既增加成本又浪费时间。2023年,县政协通过“园区协商”机制推动交通互联,新增4条公交线路,配置新能源公交车18辆,覆盖双桥工业园、中伟股份等重点区域。如今,沿线6万名务工人员实现了“直达厂区”,真正实现了从“上班路”到“幸福路”的转变。

——随着两地产业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激增,原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需求。为此,县政协以“园区协商”为抓手,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积极推动玉屏自治县综合高级中学建设,目前已开始招生。

——生态治理曾是横亘在玉屏、大龙管辖区间的“老大难”问题。阳河流经玉屏、大龙和湖南新晃,但跨界水污染问题长期存在,曾因责任划分不清有的问题久拖不决。2024年,县政协联合湖南省新晃自治县政协开展“跨省联动共护母亲河”专项监督,推动签订《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

——政务服务的“跨省壁垒”也曾是制约区域协同的隐形障碍。依托湘黔两省资源禀赋和玉屏、大龙、新晃三地毗邻区位优势,达成大(龙)新(晃)经济协作协议,以在园区成立跨省委员工作室、打造跨省协作示范点的方式,推动协商活动和服务窗口规范化便民化。截至目前,“玉屏·新晃(大新经济协作区)政协委员工作室”“跨省协作示范点”相继挂牌成立,增设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委员联络点7家。

……

通过协商平台的高效运作,一系列难题得到系统性破解,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政协温度。

从“先行先试”到“复制推广”——机制创新激活改革红利

从2022年玉屏、大龙首次召开“园区协商”联席会议;到2023年两地通过“园区协商”新增4条跨区域公交线路,有效缓解园区务工人员和群众出行难题;再到2024年聚焦“产业链配套不足”痛点,推动玉屏、大龙经开区共享招商资源、协同开展产业招商,深化两地产业协作,促成原料供应、包装配套企业合作……三年来,“园区协商”机制从“摸着石头过河”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这一模式的实践价值与创新意义也得到了认可——今年4月,省政协主席赵永清带队赴玉屏、大龙开展调研时指出,玉屏自治县政协要持续围绕党政所需、发展所要、企业所盼,深入开展“园区协商”工作,持续助力玉屏、大龙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努力让更多优质发展成果惠泽人民群众。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两地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2亿元,同比增长11.69%,较机制建立前的2021年增长72.54%。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的起点上,玉屏·大龙经开区正以“园区协商”为笔,书写着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不断为展现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风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