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z
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铜仁市委员会 当前时间:

我的三届政协委员情结

2001年12月,政协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召开,我很荣幸地成为本届政协委员,接着又连任了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和十三届政协常委。虽然没有专门从事政协工作,但毕竟当了15年政协委员,与政协结下不解之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此生能当上政协委员,而且一当就是15年,我倍感十分荣光,倍感珍惜,这是我职场生涯中一道耀眼的政治光环。15年中,我对政协工作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荣誉——责任——使命的不断升华过程。开始只认为政协委员就是一个政治光环,一种荣誉,一种信任,但随着对政协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我感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

2001年,我42岁,在民政局当副局长不久,随即又当县政协委员,可算是我中年人生的一次转折和职场生涯的黄金期。松桃每届政协委员一般都只有120几名,来源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绝大部分是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各民主党派和企业的骨干精英。政协委员中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政协委员的整体素质比较高,所以,作为职场中人能成为政协委员是一种含金量很高的政治待遇。身为政协委员我感到自豪和骄傲,也倍加珍惜。那时,我履职热情很高,无论工作再忙,政协安排的工作,交给的任务都是努力完成,从不敢待慢。根据政协安排的社情民意调查和收集、提案撰写等我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完成并力争做好。因此,我撰写的提案还多次被评为优秀提案,并几次在政协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干一行爰一行,做一样象一样,自觉无愧于组织,也无愧于自己,三届均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感到十分欣慰和荣耀。

政协的职责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可见,作为政协委员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且更是责任和使命。政协委员首先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当好部门排头兵,让政协委员象一颗颗闪耀的星星,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不辱政协委员这个光辉形象。同时,积极参与政协各项社会活动,深入基层,深入民众,关注民生,体查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汇集民智,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助手,维护好政协委员的公众形象。我在任县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期间,那时的民政部门职能未能充分彰显,传统的民政体制给人们的映象就是“发发钱,拜拜年”,觉得这个部门有其不多无其不少,职能及地位弱化边缘化,工作不被重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连办公室都是临时租房来维系,民政干部队伍老化,士气低落,部门工作没有生机和活力,针对民政工作如此状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当政协委员后,我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在一次年度政协大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我县民政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提案,系统阐述了民政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意义,以及目前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得到了提案委的肯定和好评,被评为优秀提案,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我认为虽然提案的提出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但至少能让参加会议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全体政协委员们知道民政工作惠及千家万户,其优抚安置、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三大职能是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民政扮演着“小政府、大社会”的角色,其社会重要性显而易见。即使一下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也宣传了民政工作,会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作为民政人就是要利用身边的话语权为民政发声,为民政鼓与呼。

当然,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应胸怀全县,放眼全局,站在全县的高度观察审视问题,不仅为“小我”,还要为“大我”,跳出世界看世界,世界才精彩,也才能发现世界之瑕疵。十几年前,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土地摞荒,不仅农作物无人耕种,就连蔬菜也无人栽种,不仅城市居民买蔬菜吃,农村人也要靠买蔬菜吃了,蔬菜价格昂贵惊人,价格与一二线城市不相上下。菜价的居高不下,必然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蔬菜生产成了松桃的一块短板,发展蔬菜产业,降低菜价,实施推行“菜篮子工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鉴于我县紧邻湘渝黔三省市,距三省市都会较近,有交通发达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蓼皋、世昌、孟溪、普觉、甘龙等十多个乡镇有种植蔬菜的历史的先决条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应该切实可行,只要政府组织引导、政策资金扶持得当,广泛动员农民兴办蔬菜产业,积极探索建立起产供销体制机制,把我县建设发展成蔬菜产业大县强县不是没有可能。在任县政协第十二届委员期间,我经过对本县及周边县市蔬菜市场广泛的调查了解,通过咨询一些专家学者,走访一些有过蔬菜生产历史的乡镇村组的部分老菜农,认真撰写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县蔬菜产业和生产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从产供销诸方面分析了我县发展蔬菜产业的诸多优势,得到了政协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政协重督办件办理。

当了这么多年政协委员,感觉还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认识了各族各界的许多政协委员。这些能人强人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撑起一片天地,他们的事迹十分感人。如田如平、龙宗树、龙献宝等这些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和苗族民间绝技绝活大师们。通过和他们相处,到相识相知,对他们那种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为捍卫和传承苗族绝技绝活和苗族文化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献了自身献子孙的精神所折服。苗族传统文化和绝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瑰宝,作为传承者他们的精神可嘉作为可贵,令人敬佩。同时,对他们为传承苗族传统文化和绝技绝活,不惜放弃外出赚钱的许多机会,潜心传承研究,自甘贫穷的境遇又深表同情。我在民政局当局长时,龙宗树大师也是政协委员,要制作一把天下第一刀,自筹资金有困难,找到我拉赞助,那时县财政困难,部门也好不了多少,但我历来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高看一眼,加之又为大师精神所动,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帮多少是多少,二话没说给批了3000元。其实龙大师那时已年近七十,身体不好,他是拖着病躯四处跑资金,这些人就是我们苗族的精英,再穷不能穷他们,再亏不能亏他们。后来,龙大师几次生病住院,医疗费出现困难找到我,我都酌情给他解决了医疗救助款。看着这些大师对苗族传统文化和绝技如此挚着,而常常又那么举步维艰,靠一个人或几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唤起全民关注,政府重视才行,才能发扬光大苗族传统文化之优势。于是,我开始着手调查了解苗族传统文化、苗族绝技在民间的传承情况,要保护、传承和弘扬苗族传统文化和绝技,必须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为此,我撰写了《关于建立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基金的思考》提案。考虑在当时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如果一下拿不出很多钱扶持帮助民间艺人大师们,但每年多少出一点建一个基金由县苗学会管理,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壮大基金,用于苗族文化、绝技的传承、研究、培训、交流及开发等方面,是符合县情的,切实可行的。得到了政协领导和提案委的一致认可,被列为当年重点督办件。

当政协委员15年来,围绕县政协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任务,我认真落实和执行,先后向政协文史委撰写了《我所亲历的迓驾镇马鞍山特大山体滑坡》、纪念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章《辉煌民政30年》、经验交流文章《浅谈我县民政改革发展创新工作思考》等文章。还提出了有关开发我县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原老松中场地建立民族博物馆、在县城彩虹桥头旁边修建松江阁等提案,不辱政协使命,不负委员称号,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践行了一名政协委员15年的职责和使命。回顾15年政协委员的工作历程,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政协是个大熔炉锻炼人,政协是所大学校培养人,政协是个大家庭关心人。感谢政协,永远怀念政协委员的岁月,永远珍惜政协委员那份情结!(作者系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政局原局长、县人大办公室原主任。)